• 事关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从严惩处干扰院士增选纪律的各类行为

    关于2025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国工程院近期再度开会强调纪律问题。3月13日,中国工程院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警示教育大会。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科技部纪检监察组组长、科技部党组成员高波出席会议并讲话。高波指出,坚持以政治建设为引领,扎实推进2025年院士增选

    2025-03-22

  • 国际首个!我国成功构建地月空间三星星座 还有一批新突破

    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月空间DRO探索研究”部署研制的三颗卫星目前已经在地月空间稳定建立百万公里级星间测量通信链路,标志着我国已成功构建国际首个地月空间三星星座,并取得多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地月空间、引领空间科学前沿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4-16

  • 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新发现揭示活性氧超氧阴离子新功能

    新华社天津3月6日电(记者杨文)我国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发现显示,活性氧中的超氧阴离子参与麦角碱药物分子的酶催化合成,这改变了人们对活性氧超氧阴离子功能的传统认知。相关成果3月6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团队在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团队结构生物学数据的支持下,经过多年

    2025-03-07

  • 202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背后有哪些趋势?

    人民日报一撇一捺微信公众号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是我国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和代表,在科技界产生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

    2025-04-02

  • 火星或曾宜居!“祝融号”发现关键证据

    来源:新华社 记者2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科学家利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观测数据,发现了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的重要证据,并发现火星曾经历过长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期,表明火星曾经可能是宜居的。此项研究由我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合作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

    2025-03-01

  • 聚焦种业智能化 超2000名嘉宾齐聚三亚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喻淑琴 三亚报道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吸引了超2000名国内外嘉宾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陈晓亚、谢华安、韩斌、钱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陈松林等众多行业权威专家齐聚,多位科学家、企业家也在大会上发表报告,共同为种业发展出谋划策。此次大会国际化特色显著

    2025-03-23

  •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

    为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英等30名同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等30个青年集体2

    2025-04-30

  • 新华全媒+丨中国下一代“人造太阳”关键系统验收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月9日,专家组对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进行测试和验收。当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大科学团队研制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系统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系统研制水平及运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介绍,八分之一真

    2025-03-09

  • “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施一公莅临深中分享西湖大学的实践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玉4月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再次莅临深圳中学,为深中学子带来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西湖实践》的精彩演讲,并与同学们进行了广泛而富有启发意义的对话。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王汝津博士,深圳市招生考试办公室主任肖伟峰,深圳中学校长朱华伟教授

    2025-04-09

  • 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全面启动

    光明日报北京2月28日电(记者齐芳)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28日在广州全面启动建设。建成后,冷泉装置将为探索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起源及可燃冰等深海资源的绿色开发等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先进的平台支撑,成为我国在深海科学研究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冷泉装

    2025-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