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地了!河南人工耳蜗类耗材降价75%

    据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公众号消息,3月20日,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将在全省范围内落地执行。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医用耗材,与以放大声音信号为主要功能的助听器相比,能够重建感音器官,让患者重获新“声”。特别是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植入人工耳蜗

    2025-03-13

  • 研究发现:比起医生,患者更喜欢与AI沟通

    在使用AI进行医患沟通的问题上,医院至少面临两种选择。他们可以不在沟通中告知患者AI的使用,因为告知的话会影响满意度。他们也可以选择告知患者,因为这符合知情同意的伦理规范和相关法规。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告知患者不仅符合伦理,也并不会对满意度造成太大影响。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与那些因为过于忙碌

    2025-03-13

  • 近九成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3个方法速测

    今天(每年三月第二个周四)是“世界肾脏日”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10.8%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专家提示如果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您就需要多关注肾脏问题了↓↓↓这些表现提示可能需要关注肾脏问题夜尿增多,晚上起夜超过2次下肢或者眼睑浮肿尿液异常,比如泡沫尿(蛋白尿)、血尿或尿色加深莫名疲劳等北京大学

    2025-03-13

  • 打破世界纪录!男子靠“机器心脏”存活超100天

    最近,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圣文森特医院的外科手术团队创造了一项医疗奇迹。该团队在3月1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一位男性病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医院植入“全人工心脏”后顺利走出医院的人。手术现场这位病人是来自新南威尔士州,40多岁。他患有心力衰竭,需要接受移植心脏。不过,等待心脏捐赠需要时间,于是院方想

    2025-03-12

  •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医生指出一个时间点

    春季气温回暖,但早晚仍比较冷,昼夜温差明显,多地还可能遭遇“倒春寒”,容易让血管吃不消,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医学研究指出,春季,尤其是3~5月,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高发期。为什么建议你“春捂”低温环境下,人体会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来减少热量散失,致使血压升高,

    2025-03-12

  • 山东多家医院设“减重”门诊,有人从600多斤减到200多斤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目前,山东多家三甲医院已经设立专门的减重门诊。其中,有的医生已接到15000多人咨询和就诊,有患者从600多斤减到200多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减重门诊”,一位患者正在就诊“我们减重门诊成立十多年,接诊了数万肥胖患

    2025-03-12

  • 别轻视,致死率高!医生:这些习惯真得改

    “突然感觉像被针扎一样腹痛、恶心!”因为两年前也疼过一次当熟悉的感觉再次来袭28岁小伙立马意识到又发作了!河南的马先生(化名)和妻子晚上买了虾尾、炸鸡和冰饮料小夫妻俩美美地吃上了一顿夜宵没想到 第二天早上一起床马先生就感觉到强烈腹痛“当时给他买了止疼药 依旧没有缓解”夫妻二人连忙来到医院检查确诊为中

    2025-03-10

  • 耿福能代表:加速经典名方创新应用与中成药非处方转化

    原标题:耿福能代表:加速经典名方创新应用与中成药非处方转化2025全国两会“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座谈近日在北京举行。在“完善机制 营造环境 助力医药(OTC)行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座谈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耿福能表示,非处方药对公众实现自我药疗、自我保健具有重要意义,建

    2025-03-10

  • 查出肾功能不全没在意,五年后男子罹患尿毒症

    极目新闻通讯员 周珊55岁男子罗先生被查出肾功能不全的“求救信号”,却没将医嘱放在心上,导致5年后病情进展至尿毒症。日前,他不得不在医院接受透析治疗。5年前体检时,罗先生曾被查出肾功能不全,他觉得身体并无明显不适,刻意调整了饮食作息,就没将规律复诊、护肾治疗的医嘱放在心上,只是偶尔头晕、血压升高时才

    2025-03-10

  • 患者离世后,家属为主治医生送锦旗

    极目新闻通讯员 王芳近日,一位肺癌患者的家属在患者去世后,专程赶到湖北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一病区送上锦旗,感谢主治医生黎小兵博士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的悉心关怀与专业指导。据悉,这位患者吴婆婆是武汉人。2022年1月,72岁的吴婆婆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并入住湖北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一病区。入院时,她双肺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