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芒果TV调整了会员可同时使用设备数量。此前,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已相继调整了会员使用设备数量限制。

会员权益不断“缩水”,消费者如何看?全面付费时代,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短剧平台的冲击,爱奇艺、腾讯等长视频平台应如何破局?

视觉中国供图

会员权益不断“缩水”受质疑

近日,又一长视频平台下调了会员权益。芒果TV调整了会员可同时使用设备数,3月25日后新订阅的芒果TV会员,同时使用设备数量由原来的2台改为1台。

除芒果TV外,爱奇艺、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等长视频平台此前已相继调整了会员使用设备数量限制。

2024年11月,爱奇艺推出黄金VIP亲情卡,加8元可为家人开通新会员,但主账号和亲情账号互相独立,各支持5个设备登录。同时,自2024年11月12日起,新订阅的黄金VIP会员也面临可登录设备数不变但同时可播放设备数由2台变为1台的调整。

2024年12月,腾讯视频宣布,12月16日后购买的VIP会员所享受的可播放设备,从原来的5台设备登录和同时2台设备播放,下降至3台设备登录和同时1台设备播放。但SVIP并不受此次调整影响。

日前,爱奇艺会员天数“缩水”也引发消费者争议。

最近,微博话题“2月充会员血亏3天”引起关注,阅读量高达1.2亿。南京用户刘女士直言,爱奇艺2月28日充值3月28日到期,一个月会员天数才28天,“我追的剧最后一集看不了,充这个会员有什么用?”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月份的视频会员类投诉量同比激增47%。

面对会员权益调整,用户态度不一。

不少网友认为长视频平台“吃相太难看”。在限制登录设备数量之前,几大平台还采取了会员费涨价、限制投屏数量等措施,还有备受争议的“套娃式”VIP会员体系,实则变相提高收费,减少会员权益。有网友直言:“广告拼命加,权益拼命缩,价格拼命涨。”

也有部分网友对此持较为宽容的态度,认为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同时登录和播放多台设备的需求并不迫切,“足够用就行了,同时开那么多设备也没必要。”上海消费者王女士说道。

“用户对线上娱乐服务的价格尤其敏感,企业有营收压力也无可厚非。”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认为,平台和用户间微妙的关系将会长期存在。

视觉中国供图

平台面临用户增长瓶颈

会员收入一直是各大视频平台的重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普遍达到50%左右,在爱奇艺甚至超过六成。在当前视频网站纷纷向会员要效益的大环境下,视频网站调整会员权益并向新会员收取费用,或与其会员收入增长放缓、日益加剧的生存压力有关。

去年长视频的回暖和大屏用户规模的扩大,给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数据显示,去年底,中国长视频用户规模上涨至7.52亿,创2018年以来新高。

但是,相比平台用户数高速扩张的黄金时期,当前行业增速已明显放缓,长视频平台获客难度大幅提升,会员总量接近饱和状态。

腾讯视频也面临着用户增长瓶颈。据腾讯财报,2024年末,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达到1.13亿。而2024年前三季度,付费会员数分别是1.17亿、1.16亿以及1.16亿。

截至去年底,芒果TV有效会员规模达到7331万,全年会员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超18%。然而,相对地,去年芒果超媒净利润下滑较大,数据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0亿元至12.50亿元,同比下降54.72%至64.85%。

爱奇艺的会员收入也逐步下滑,从2023年第三季度的50亿元降至2024第四季度的41亿元。

为维持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多家平台调整策略,将会员增收的重心从“拉新”转向深挖现有会员的价值。因此,近两年来,长视频平台对会员权益和价格的调整越来越频密。

除了会员数量的增长瓶颈之外,短视频的发展也带来了竞争冲击。不少企业品牌方都明确表示,长视频的营销效果不明确,他们更愿意将广告预算经费花在短视频平台或者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

专家认为,从长远来看,平台业绩的持续繁荣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内容为王”的核心逻辑上,通过不断地打造高质量的爆款产品,吸引用户付费,从而实现平台的持续发展。不过,长剧制作成本高昂,从剧本创作、演员片酬到拍摄制作、后期宣传,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也意味着,平台在内容创作上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长剧“缩短”能否提质

近日,一则“优酷将剧集集数限制在12集以内”的消息掀起波澜。日前,爱奇艺也发布了跟进长剧集数变更的消息。

近年来,国产长剧“注水”现象饱受诟病。数据显示,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在50%以上,剧集完播率仅20%至30%,观众越来越倾向于节奏明快、内容精炼的剧集。这一变化促使长视频平台和制作方重新审视长剧的集数与内容质量。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财报电话会上透露,2025年爱奇艺将重点引入头部微剧,打造爱奇艺原创微剧生态系统。腾讯视频副总裁王娟表示,腾讯视频将把剧集预算的10%至20%投向横屏短剧开发。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在自制短剧之外,也上线了“阅文短剧”微信小程序,主打付费模式。

缩减长剧集数成为平台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集数减少意味着资金盘子变小,制作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从商业角度看,平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资源集中投入到精品短剧中,提高投资回报率。

业内人士表示,长视频“盯”上微短剧,一方面能促进微短剧市场良性竞争,为用户创造更多精制、优质内容。另一方面,也能让微短剧朝着精品化的道路加速前进。

但这一变化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并非所有题材都适合短剧集,像古装剧、年代剧等题材,由于故事背景宏大、人物关系复杂,强行压缩集数可能导致内容表达不完整。对于编剧和导演来说,创作短剧集意味着要调整创作逻辑和工作模式,在有限的篇幅内讲好故事,难度不小。

对此,编剧张永琛建议,编剧需重塑叙事技巧,平台需平衡商业与艺术,观众需适应快节奏消费。平台、创作者与观众三方能携手并进,长剧“缩量提质”的道路将越走越宽。

张丽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