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作为其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然而,传统放疗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邻近器官造成“误伤”。
如何在“杀灭癌细胞”与“保护心脏”之间找到平衡?这项深吸气屏气技术(DIBH)的放疗方案,为这个难题给出了创新解法。
护心保肺更精准
清远市人民医院肿瘤中心主任、医学博士王馨介绍说,传统放疗中,当患者平躺接受射线照射时,心脏与胸壁距离很近。特别是对左侧乳腺癌患者而言,心脏不可避免受到部分射线照射。
而深吸气屏气技术(DIBH)是一种新型放射治疗技术,像放疗中的“屏息护心术”,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通过深吸气并屏住呼吸,使胸腔扩张、心脏远离胸壁,从而减少心脏和肺部的辐射剂量。
通俗来说,深吸气屏气技术的原理,就是当患者深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时,肺部会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把心脏往后推,让它远离胸壁。这样一来,心脏和乳房之间的距离就变大了,放疗时心脏受到的辐射剂量也会大大减少。
“当患者深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时,会直接增加肺部体积,可有效减少肺组织的照射密度,降低放射性肺炎的风险。”王馨说,除了保护心脏和肺部,深吸气屏气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提高放疗的精准度。屏气时,胸廓的运动幅度大大降低,胸部相对静止,乳房的位置也更加稳定,这让放疗设备可以更精准地瞄准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伤害。
这项技术最早应用于左侧乳腺癌患者,如今已逐渐推广至其他需要保护心脏,如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患者群体。不过,王馨也提到,因为屏气需要一定肺活量,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未必适合该技术,医生会在治疗前通过综合评估其适用性。
至少需要屏气30秒
在正式治疗前,患者需要接受呼吸训练,学习如何深吸气并屏住呼吸。通常,屏气时间需要达到至少30秒。医护人员会通过设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态,确保屏气时胸廓扩张到位。
在进行放射治疗前,患者要在深吸气屏气状态下进行CT扫描,医生根据此时的乳房、心脏位置勾画放疗靶区,确保治疗计划完全匹配屏气时的解剖结构。
进行放射治疗时,在屏气期间,照射靶区进入预定位置,放疗设备迅速出束完成照射;当患者无法继续屏气,照射靶区偏离预定位置,放疗设备会自动暂停出束,等待患者调整呼吸后再继续治疗。也就是说,如果呼吸不稳,机器会立即暂停,等调整好后再继续。
目前,清远市人民医院已常规应用DIBH技术,肿瘤中心放疗团队可为患者提供从呼吸训练、精准定位到个性化治疗等医疗服务。
本版文/图:陈之瑜 黄剑琴 邓文燕 彭可明 何京鸿 刘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