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见过咱们坝上草原的大风车吧,有谁知道它转一圈能发几度电?”近日,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研学基地里热闹非凡。讲解员皇甫若楠刚抛出问题,张家口市万全区第六小学(以下简称“万全六小”)的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回答:“我觉得风力发电转一圈一般是1度电。”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看着讲解员,个个把手举得老高。
“6.25兆瓦的大风车,满发状态下转一圈能发7度电,这7度电可以让家庭冰箱运转3天,在夏天开10个小时的空调,让电动汽车跑50公里。”听到这样的答案,孩子们不禁发出一阵赞叹声,坝上草原常见的大风车,此刻俨然成了孩子们眼中的“科学魔术师”。想想见过的大风车,再瞅瞅天花板上的电灯,新能源的奥秘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在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明阳智慧能源公司里新落成的可再生能源研学基地逐渐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这个1000平方米左右的科技课堂开放不到一个月,已经迎来了第三批中小学生研学团。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张家口正把“风光家底”变成孩子们的“科普宝藏”。
近日,记者走进这个可再生能源研学基地一探究竟。
“我们的研学基地藏着‘风、光、储、氢’四大法宝。”讲解员皇甫若楠指着展区如数家珍。“风、光、储、氢”和“序厅”五个功能区域依次排开,孩子们既能学知识、看成果,还能动手体验。
为什么按照“风、光、储、氢”这个顺序设置研学流程呢?“风能和光能是可再生能源的先锋,储能技术能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而氢能是未来的能源新星。”皇甫若楠跟记者解释。
“这里的VR风机检修体验很火爆,你也可以试试当回检修专家。”皇甫若楠热情地邀请记者亲身感受一下。
戴上VR眼镜,记者跟着皇甫若楠“登”上了百米风机,乘着塔筒电梯直抵风车顶部,这里是一个科技感拉满的世界——仪表盘闪着蓝光,齿轮组咬合转动,呼呼的风声里,草原的风变成一度度绿电。抬眼远望,坝上风光尽收眼底,一排排“大风车”像是给蓝天安上了发电机。这趟“云端巡检”,颇为酷炫。
在“光之乐章”区域,孩子们围着“阳光猎人”互动屏比画起来。孩子们通过在不同区域自己动手安装光伏板来获取相应得分,根据场景和障碍物情况,在山坡阳面、阴面、障碍物阴影内等不同区域,每个光伏板的分值就不同。太阳能越充足,分值就越高。几轮游戏下来,孩子们个个成了“光伏小能手”。
转到“氢启未来”区,孩子们秒变“小小科学家”。自己动手,操作电解水制氢实验装置,普通的自来水竟然冒出了氢气泡泡!
在研学基地,除了学习这些新能源的科技知识,还可以体验做工程师的乐趣——自己动手组装大风车、太阳能玩具车等,“你看,这个就是万全六小的小学员自己组装的太阳能玩具车,车顶上的光伏板正在为小车输送‘阳光动力’。”皇甫若楠介绍说。
基地的心愿墙上,万全六小学生杨博涵的留言格外醒目:“我要发明一个超级电池,让玩具车跑得更远!”充满童趣的话语里,也许就藏着未来电力专家的梦想。
“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可再生能源研学基地负责人魏巍介绍。在这里,孩子们从了解国家新能源政策,到动手组装“风、光、储、氢”小模型,在玩中学、学中悟。
目前,该基地逐渐成为张家口市新晋的科普打卡地。“下一步我们将深化与旅行社、教育机构的合作,扩大研学规模,让更多青少年接触新能源知识,让新能源科技扎根在孩子们心中。”魏巍表示。(燕赵都市报记者 张 岩)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