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

4月9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2025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

2025年杭州市区(指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各类高中招生工作,与2024年相比主要有三大变化。

一是志愿数增加。名额分配生志愿数从去年的4个增加到5个,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志愿数从去年的8个增加到10个。

二是分配生比例提高。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从去年的60%提高到70%。

三是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招生。部分直属高中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在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

今年中考的几个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高中、初中校长、老师来解读。

志愿数增加,填志愿有更多选择

今年,杭州市区中考生有4.1万人左右,比去年多了约3000人。

很多家长在担心,毕业生人数增加,有足够的高中招生名额吗?

好消息是今年有4所杭州市直属普通高中新校将投入使用,计划招收高一新生就有约3000人。这4所新校由老牌重高或优高领办,分别为杭州第九中学树范学校、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杭州市长河第二高级中学、杭州市源清第二高级中学。

与此同时,有三所重高分校(杭州第十四中学康桥校区、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在校园改扩建后将扩班,也将比去年提供更多的普通高中学额。

这几个综合来看,今年,杭州的初三生想要读普高的概率有提升。记者从杭州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杭州市区普高的录取比例将达70%以上。

志愿数增加,是今年中考政策的一个重要变化。

这里分为两块志愿,一是名额分配生志愿,今年为5个,比去年增加1个,另一个是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志愿数,今年为10个,比去年增加2个。

在记者看来,这和今年有四所新学校投入使用相关,招生学校多了,志愿数也相应增加。

一位高中校长表示,志愿数的增加对今年的中考生来说是个利好。“特别是对于学业成绩处于中上或者在优高线上的学生们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一位初三班主任告诉记者,在她看来,不管是分配生志愿还是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志愿数增加,给学生填志愿的“安全感”更足了。“每年,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志愿的时候都很纠结,现在志愿数增加了2个,可以多填两个自己有意向的学校,填报志愿也会更容易一些。”

分配生比例提升,“裸考”更难

分配生比例提高,是今年中考的另一显著变化。

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从去年的60%提高到70%。也就是家长们口中的杭州“前八所”重高的分配生比例今年为70%。而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分设的校区及领办的分校、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等名额分配招生比例仍为学校招生计划数的40%。今年投入使用的4所直属高中新校中,其中3所(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杭州市长河第二高级中学、杭州市源清第二高级中学)的分配生比例也是40%。

去年是杭州实行名额分配生新政的第一年,名额分配生不再由初中学校推荐,改为由符合条件的学生自主填报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志愿;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和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逐校进行录取。

一位初中校长介绍,去年,学校的所有初三毕业生都有分配生资格,大部分学生也都报了分配生志愿。“虽然学业成绩靠后的学生,在理论上来说,可能最终没有分配机会。但分配生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意味着一个机会。”比如中考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没填某些高中的分配生,而排名靠后的同学就有了“捡漏”的机会。

分配生招生名额,以市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数为依据均衡分配。简单地说,就是所在初中学校初三学生越多,拿到的高中分配生名额就越多。分配生政策的调整,用意之一便是促进各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

分配生名额增加10%,分摊到每个初中学校,会增加多少?如一所招生计划在700人的重高,去年的分配生名额为420人,今年则为490人,多了70人,而这70人将按比例分到各初中。由于今年分配生招生通知还没有发布,暂时没有各高中的分配生招生人数,比例需要等发布后才能明朗。

需要注意的是,重高分配生比例的增加,也意味着“裸考”名额的减少。分配生名额在增加10%的同时,裸考名额也减少了10%。一句话总结,今年考生“裸考”进重高更难。

一位高中校长建议,对于成绩位于“优高线”附近的“压线生”来说,今年建议在填报志愿时适当增加保底志愿的数量,也可以关注提前批特色班的招生和中本一体化招生,给自己的升学增加机会。

新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招生

一位校长表示,今年杭州中考政策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数字变化”和一个“新生事物”。“不管是志愿数量和分配生比例提升,都是在原有框架内的调整,本质上没有改变政策方向。而‘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招生’可以说是‘新生事物’。”

目前,职普融通试点班和综合高中试点班的相关通知还没有出炉。不过,去年8月9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文件,确定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建德市等4个区(市)为杭州市高中阶段职普融通试点区,试点周期为三年。

每年升学季,不少考生、家长都很纠结,中考决定了读普高还是职高,能否有更多选择?

而职普融通也意味着杭州在推进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学籍互转,打破中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职普融通,是指通过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携手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

近年来,该模式在多地已有尝试。

河北省石家庄市启动普职融通改革,推出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籍互转、学分互认”的政策,迄今已有十年多,有1500名左右学生享受到政策红利。

杭州市的职普融通如何开展?在去年发布的方案中表示,一个重要举措是“职普融通班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愿提出转换学校申请”,这为普职学生的双向流动提供了制度性依据。方案提到,申请一般在高一第一学期末提出,每位学生只可申请转换1次。转换学籍后的试点班学生,已修学分可互认;转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享受中职学校各项资助政策。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