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不仅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首次完全胜利,更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抗战精神。作为基层公务员,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我们既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奋斗的践行者,我们要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力量,将历史记忆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一线战场续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赓续“人民至上”基因,筑牢基层治理根基。抗战胜利的本质是人民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政权、减租减息等政策,将分散的农民群体凝聚成抗日力量,创造了基层政治动员的典范。这一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基层治理的核心在于扎根群众、服务群众。新时代基层公务员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践行人民立场,既要当好政策宣传的“传声筒”,用通俗语言解读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政策,更要成为群众需求的“感知器”,通过常态化走访、网格化管理等机制,精准捕捉群众急难愁盼。从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到化解邻里纠纷,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到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是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唯有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方能筑牢党长期执政的基层根基。

淬炼“敢为人先”品格,勇闯改革攻坚深水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大炮,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等灵活战术,彰显了突破常规的智慧与勇气。当前,基层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转型、基层治理中的权责重构等难题,亟需基层公务员以“逢山开路”的魄力破局。这要求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基层协商民主机制等任务中久久为功;又要强化创新思维,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探索新型管理模式。面对利益调整的阵痛,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担当,将个人奋斗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在破解矛盾中开辟新局。

弘扬“团结奋斗”传统,凝聚基层发展合力。抗战胜利是全民族团结的丰碑。从国共合作到各阶层携手,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协同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支援,团结奋斗始终是战胜困难的关键。新时代基层工作同样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既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纵向联动,争取政策资源倾斜;又要推动部门间的横向协作,形成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服务供给合力;更要激发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村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等平台,引导群众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公共事务监督。特别是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需统筹兼顾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以“众人拾柴”的心劲破解发展不平衡难题,让团结奋斗成为基层最动人的风景。

永葆“艰苦奋斗”本色,锻造过硬作风队伍。抗战艰苦岁月中,杨靖宇将军以棉絮草根充饥仍坚持战斗,白求恩大夫跨越重洋救死扶伤直至生命终点,这些精神丰碑时刻警示我们: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基层公务员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面对的是琐碎繁杂的日常工作,考验的是持之以恒的定力与韧性。需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精力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在项目资金使用、办公资源调配等方面精打细算;更需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本领,无论是防汛抗旱、疫情防控等突发应急,还是产业培育、生态保护等长期任务,都要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唯有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方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合格答卷。

来源:区纪委监委 鲁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