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农险”)迎来十周岁生日。

2015年5月8日,河南金融史的卷轴上镌刻下里程碑式的印记——河南省首家保险法人机构破茧而生,“金融豫军”的“三农铁骑”扬鞭启程。

十年来,中原农险始终将“国之大者”扛在肩头,把“民之盼者”放在心上,以“尚德聚智、惠农利民”为使命,诠释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创新实践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中原农险篇章。

十年来,中原农险累计为超过6900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2024年保障额2.87万亿元,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刻下“保险力量”的鲜明注脚,努力成为农业强省建设的“稳定器”、农民美好生活的“守护者”。

坚守惠农利民初心 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农险是稳粮安农的“压舱石”。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主产区和生产核心区。中原农险深知“粮安天下”的分量,以“扩面、增品、提标”为纲,织密农业风险保障网,让“中国碗”盛满更多“河南粮”。

聚焦主粮生产,提高风险保障程度。中原农险因农而生,践行“服务三农”的初心使命,致力于构建多层次“三农”风险保障体系,助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主粮保障方面,推动农业保险从保物化成本向高保障产品、区域产量保险、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迭代升级,仅2024年就为河南6200余万亩主粮作物提供风险保障超600亿元,覆盖500余万户,紧紧护好“粮袋子”。在生产制种方面,为小麦、蔬菜等4161户制种企业和繁种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74亿元,稳稳守好“命根子”。在生猪稳价保供方面,打造养殖“四体一保”模式,仅2024年为全省7000余户养殖户提供风险保障155亿元,牢牢端好“肉案子”。在中原农险和同业共同努力下,2024年,河南省农险规模迈上百亿级台阶,跃居全国第一。

聚焦富民产业,丰富特色农险产品。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特色产业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有助于地方经济发展。中原农险以特色农险的“小切口”为“三农”生产编织了一张全面、高效的保障网:三门峡陕州区苹果种植户,在触发苹果“保险+期货”理赔责任后,中原农险迅速启动理赔工作,向1087户果农支付理赔款678万余元;信阳淮滨县小龙虾养殖户,因连续高温触发保险责任,中原农险10天内结案,向1000名农户支付理赔款208万余元……根据地方富民产业保障需求,中原农险不断丰富特色险种,累计开发特色农险保障产品380款。目前,中原农险以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为重点,在全省113个县区开展特色农险业务,覆盖蔬菜林果牲畜等140多个品种,提供风险保障超130亿元。

聚焦融合发展,延长风险保障链条。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安全的基石,中原农险积极构建“大农险”综合服务体系,将保险服务延伸至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如在开封、濮阳多地推广“投、建、保、管”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着力解决“重建轻管”顽疾;在开封兰考县试点“耕地地力保险”,通过土壤碳汇数据建模,让“藏粮于地”变为现实。围绕设施农业、产业集群和富民产业,研究生产、加工、储运、农机、产品品质等一揽子风险保障,涵盖制种、育种、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全链条环节,拓展企业财产、雇主责任、物流仓储、土地流转、资产收益、订单收购等保险产品,融合发展一二三产链式保障。

践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 答好“五篇大文章”时代答卷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做好“五篇大文章”已成为金融业的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中原农险以普惠金融润泽万家,以数字金融破局创新,以绿色金融绘就画卷,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上书写“人民至上”的时代答卷。

扩大民生领域保障,普惠实践显温情。中原农险参与多款惠民保产品,仅2024年就为123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3400亿元,助力实现“全民普惠健康”目标。在多地开展农村“治安综合保险”、意外伤害险、雇主责任险、财产保险和健康保险等业务,2024年为“三农”领域442万人次提供风险保障3600多亿元。在开封落地全国首例“放心消费险”,每年为1亿人次来汴游客及开封市民提供3000万元风险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河南、内蒙古、黑龙江的28个地市86个县区制定防返贫服务方案。

推动数字金融发展,打造“云端田野”智慧图景。“卫星天上飞,无人机田间追,赔款‘码’上到!”开封尉氏县种粮大户老张用一句顺口溜概括农险理赔的变化。去年夏天,老张投保的千亩小麦倒伏严重,中原农险依托“空、天、地”一体化作业系统——卫星遥感圈定受灾范围,无人机精准测算损失,“I农险”平台实时生成电子赔单,3天内赔款直达账户。为更好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中原农险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自主建设并迭代更新智慧农险系统,将承保理赔过程中信息采集、验标、出单、公示、缴费、查勘等多个环节优化至线上操作,逐步形成了无人机、卫星遥感、地面人工调查和移动信息采集一体化作业模式,真正实现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按图管理,不断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承保理赔,提升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拓展绿色生态保障,为经济发展注入“绿动能”。“双碳”目标下,中原农险率先推出多款碳汇保险产品,发挥绿色保险在“双碳”领域的独特优势。2024年,周口商水县71亩北海道黄杨树成为全国首单灌木林碳汇指数保险的受益者,获近5万元风险保障,该险种通过量化林木固碳量损失,实现“生态受损即补偿”,既保障碳汇价值,又守护林木经济价值。同年,在周口淮阳区,50亩观赏荷花通过全国首单“荷花保险”获得风险保障。此前,中原农险已在商丘民权县落地河南省首单林业碳汇保险,为千亩国有林场提供70万元保障;在内蒙古赤峰市创新落地牧草碳汇保险,累计覆盖40万亩生态资源。

金融之笔因地制宜 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中原农险在服务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探索。2022年,中原农险牵手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种业公司,以及多家市县政府,共同开启“乡村振兴共同体”行动。2023年,中原农险在业内率先启动“大农险”综合服务计划,聚力建设“全产业覆盖、全领域拓展、全方位保障、全风险管理、全要素服务、全主体赋能”的综合服务体系,全程护航“三农”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中原农险正式启动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百县千乡万村”工程,确定了服务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目标——力争五年实现服务100个县区、1000个乡镇、10000个村集体。2024年,该公司为707个村集体设计专属方案,带动村集体增收4690万元,引流贷款8498万元,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5亿元。2025年的目标是服务1300个村集体经济发展。

位于豫北平原的内黄县冯庄村和西沟村,正是中原农险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首批试点村和受益村。近年来,它们都经历了由内而外的蜕变:昔日的贫困村变身为产业兴旺、村民富足的“明星村”,村集体经济从“零”起步到年收入突破几十万元,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笑容多了、干劲足了。变化的背后,正是中原农险以金融之笔为乡村发展注入动能,通过因地制宜的创新服务模式,为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振兴之路:针对不同村庄的禀赋,中原农险量身定制方案,对西沟村这类资源匮乏的村,通过土地托管和信用担保实现“从0到1”的突破;对冯庄村这类有产业基础的村,提供“产业项目+融资增信+保险保障+龙头企业”支持,实现“从1到N”的跨越。

奋楫高质量发展 新征程再出发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赋予的必答题。中原农险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关要求,聚焦国企改革、金融“五篇大文章”、创新服务、队伍建设和党建引领五方面,制定了中原农险《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落实方案》,将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与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持续优化治理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实施高效能治理。中原农险持续加强合规“三道防线”建设,将2025年定为“合规管理建设年”,不断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强化全员合规意识,强化“守正”价值观引领,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根基。

中原农险注重强化基层基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不断调整优化抓党建工作思路,从支部“四化建设”到支部“评星定级”,再到如今的“四优四强”支部达标定级,走出富有成效的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道路。在中原农险,党建是看得见的战斗力,是铸就“金融铁军”的精神内核——在暴雨救灾一线,党员突击队72小时接续奋战,保证理赔款项及时到位;在数字化转型战场,青年党员攻关组以技术破局,自主研发出“I农险”4.0系统……

中原农险主要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把党的建设融入更多业务场景,在服务沿黄富民产业、助推革命老区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贡献更多保险力量。同时,为走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中原农险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研发能力,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突出数字化对公司战略、管理、业务、流程的牵引作用,全面提升公司数字化运转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站在十年新起点,中原农险将永葆“闯”的锐气、“创”的激情、“干”的担当,聚焦“四高四争先”,坚守主责主业,切实发挥金融惠农助企责任担当,继续以“金融之笔”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提供更加坚实的农险支撑。(沈春梅 李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