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安区试点开展居民“家门口”免费运动康复项目

    中老年人的慢病管理,除使用药物控制外,现在又多了一条路径——在社区医生指导下开展科学运动和运动训练软件辅助办法。3月21日,静安区护工服务协会主办的静安区公益创投项目“家医小助手,运动助复健——社区慢病管理赋能行动”,在天目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启动,项目面向辖区“家门口”150名自愿报名的5

    2025-03-22

  • 研究发现:比起医生,患者更喜欢与AI沟通

    在使用AI进行医患沟通的问题上,医院至少面临两种选择。他们可以不在沟通中告知患者AI的使用,因为告知的话会影响满意度。他们也可以选择告知患者,因为这符合知情同意的伦理规范和相关法规。该研究的结果显示,告知患者不仅符合伦理,也并不会对满意度造成太大影响。澎湃新闻记者 蒋立冬 AI创意与那些因为过于忙碌

    2025-03-13

  • 医生携手AI共同助力诊疗 国内首个专科智能体已惠及30万患者

    【来源:东方网】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22日报道:“这一智能体涵盖98%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类别,上岗8个月,已服务了30万人次。”4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公布其与蚂蚁集团合作AI医疗的最新进展。姚老伯在一次体检中不仅发现了消化系统疾病,还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

    2025-04-22

  • 医生帮骨折小伙联系好友被拉黑!同学反诈意识太强医生发视频自证

    视频加载中...近日,南京的小张因手臂骨折急需帮助,但身边无人陪同。医生尝试通过小张的手机联系其同学,但多次被误认为诈骗:电话被拒接,微信好友将其移出群聊。医生通过小张的手机录制视频并发送急诊病例,最终解除误会。医生陪伴小张从晚上7点到近10点,直到其老师和同学赶到。小张随后顺利接受手术,恢复良好。

    2025-03-06

  • 手机防窥膜藏着隐患?眼科医生:或加重视觉疲劳及近视风险

    你的手机贴了防窥膜吗?作为“隐私神器”,这两年其深受年轻消费者和职场人士喜爱。在某电商平台上,一款售价在13元左右的防窥膜销售量达40万以上。然而,防窥膜卖爆的同时也有人反映使用体验并没那么好,甚至还因此出现了视力受损等情况。防窥膜保护了隐私,却伤了眼睛?对此,潮新闻记者采访了使用者和眼科医生。防窥

    2025-04-01

  • 16岁少女痛苦8年!脑中揪出10cm长虫,还是活的!网友:再也不敢了

    来源:FM93交通之声 近日,广东肇庆的一名16岁少女,因拿不稳勺子、无法握笔前来医院检查这些症状足足困扰她8年!医生“追踪”半年,竟然从她脑中“揪”出长10余厘米的活虫。 8年前手指无力竟是脑中有虫!小静(化名)今年16岁,据她妈妈回忆,大约在2016年底,当时小静才刚满8岁,他们就发现小静的右手

    2025-03-15

  • 情暖 “三八” !北大医疗潞安医院开展“医险联动,关爱女性” 健康体检活动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助力女性在繁忙的生活与工作中提升健康意识,关爱自身健康,3月5日上午,北大医疗潞安医院长治院区与中国平安保险联合举办“医险联动,关爱女性” 健康体检活动。活动伊始,北大医疗潞安医院长治院区心内科医生登上讲台,以一场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健康讲座拉开帷幕。医生围绕女性

    2025-03-06

  • “救救我!”女子睡觉时耳道内钻入一只……医生紧急提醒:千万不要挖

    “大夫,快救救我!有虫子钻进我耳朵里了,感觉它还在拼命往里钻,真疼啊!”近日凌晨2点,一名女性患者匆匆赶到广医附属番禺中心医院,焦急求助。该医院耳鼻喉科医生借助电耳镜查看患者耳道,里面出了血,隐隐约约有异物在蠕动。原来,患者在睡梦中突然感觉有东西爬进耳朵,慌乱之下尝试用挖耳勺将虫子挖出来,结果越挖越

    2025-04-02

  • AI医疗拓至更广泛场景 专家呼吁保障信息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广州3月15日电 (记者 蔡敏婕)多位医疗领域专家15日在广州表示,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从影像、病理检测等领域拓展至更广泛的场景,如何在医疗中用好大模型,把医学发展推到新的高度,是行业需要高度关注和研究的话题。以“AI大模型驱动医疗创新”为主题的论坛当日在广

    202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