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天变9个月 美滞留太空宇航员终返地球

    新华社洛杉矶3月18日电(记者谭晶晶)在国际空间站滞留超过9个月的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搭乘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龙”飞船于美国东部时间18日返回地球。一同返航的还有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和俄罗斯宇航员亚历山大·戈尔布诺夫。据美国航天局直播,搭载这4名“Crew-9”任务宇航员的“自由”号“龙”

    2025-03-19

  • 阳泉市后底沟社区用‘地球框’框出地球的美

    2025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为了让更多的居民了解世界地球日的相关知识,倡导大家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珍惜资源。4月15日后底沟社区开展“携手爱地球 绿色践环保”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捡”约行动 爱护环境。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居住环境质量,同时带动更多居民爱护身边环境、参与志愿服务,后底沟

    2025-04-16

  • 十几年等一回 土星将上演神奇光环“消失术”

    明天(24日)凌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的土星,将上演神奇的光环“消失术”。我们原来看到的土星,周围有一圈漂亮的光环,所以它也被称为“指环王”或者是“草帽星”。但明天凌晨,这个光环在地球观测者的视野中就要“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北京天文馆,科普专家介绍,土星环的“消失”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消失,而

    2025-03-23

  • 世界地球日枣庄高新交警走进校园 播撒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种子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2日讯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文明交通意识,大力倡导绿色文明出行方式,4月22日,值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枣庄高新交警大队前往祁连山路学校开展“文明交通、绿色出行”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绿色家园。在学校操场,枣庄高新交警大队的民辅警向小学生发放了《珍爱地球,人与

    2025-04-22

  • 地震进入活跃期?震后如何自救?专家详解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题:地震进入活跃期?震后如何自救?专家详解新华社记者周圆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次地震为何破坏力大、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震后自救有哪些误区?对此,应急管理领域专家进行详解。此次地震为何破坏力大?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

    2025-03-29

  •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专家:今年地震活动低于近25年平均水平

    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北纬21.85度,东经95.95度)发生7.9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建筑物倒塌,目前救援仍在持续开展中。北京时间3月30日20时18分(当地时间3月31日1时18分)在汤加群岛发生7.3级地震,震源深度

    2025-03-31

  • 火星或曾宜居!“祝融号”发现关键证据

    来源:新华社 记者2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科学家利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观测数据,发现了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的重要证据,并发现火星曾经历过长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期,表明火星曾经可能是宜居的。此项研究由我国科学家牵头的国际合作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

    2025-03-01

  • 蓝梦青岛,绿动未来!第八届青岛市大学生地球文化节举办

    4月7日晚,第八届青岛市大学生地球文化节地球环旅知识竞赛决赛暨颁奖典礼于中国海洋大学举办。青岛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解玲、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毕乃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瑕,中国海洋大学团委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李思潼出席本次活动。作为第九届青岛市大学生科技节

    2025-04-09

  • 逐梦火星!我国计划2030年前后完成火星采样返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组织实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全国人大代表,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孙泽洲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我国将在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孙泽洲介绍,火星是太阳系内和地球最为接近的行星,此前我国已经通过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后续将通过

    2025-03-06

  • 贵州徒步⑤丨感恩自然的馈赠,途中处处有惊喜

    《徒步故事》本期继续请到黄葵老师,分享她在贵州徒步的多彩经历。黄葵,退休媒体人,喜欢用文字和镜头记录山川河流、地貌变迁,以脚步丈量地球。她徒步过落基山脉、尼泊尔、新疆夏塔古道等地的世界级徒步线路;探访过西藏吉隆沟、青海岗什卡雪峰等生态敏感带。她坚信“山脊线是地球最诚实的叙事者”。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