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至10月,中央宣传部、广电总局开展电视作品展播活动。12部新创作的电视剧和纪录片,以多元的叙事视角和求真的艺术表达,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气壮山河的民族史诗,在新时代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月24日人民网)
十四春秋,浴血奋战;民族记忆,历久弥新。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纪录片《东北抗联》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军民,在残酷环境中勇赴国难、坚持游击战争的重大事件;纪录片《台湾光复80年》讲述台湾同胞英勇抵抗外来侵略,秉持“欲救台湾,先救祖国”的信念,支援祖国抗战……这些饱含家国情怀的电视新作,生动再现抗战中的烽火岁月,唤起人们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对和平的珍爱,激励人们从抗战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传承英雄之志、砥砺民族气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一部血与火的战争史,更是一部民族精神的熔铸史。本次展播的荧屏新作,生动诠释着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讲述佟麟阁与赵登禹在北平南苑的共同奋战、“八百壮士”孤守四行仓库的誓死抵抗、东北抗联八名女战士集体投江的巾帼悲歌、陈怀民等空军勇士的血洒长空、杨靖宇胃中仅存枯草树皮棉絮仍战斗至死的铮铮铁骨、刘老庄八十二勇士白刃战的英勇无畏;展现吉鸿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的铮铮誓言、赵一曼“我的孩子要代替母亲继续斗争”的临终嘱托、张自忠绝不改变的“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殉国的决绝、赵尚志誓死不降的大义凛然、戴安澜“为国战死,事极光荣”的赤胆忠心……荧屏新作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将伟大抗战精神形象化、生动化,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努力的结晶。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80年前,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硝烟散尽,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人类在付出数千万生命的惨痛代价后,终于开启了构建战后国际秩序、追求持久和平的新征程。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仅要铭记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也要看到世界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相互支持、并肩作战的珍贵情谊。国际视野,是此次展播新作的又一鲜明特征。记录东北抗联配合苏军反攻、中国军人与“飞虎队”并肩作战等合作事例;回顾白求恩等国际友人献身中国医疗事业等感人事迹;聚焦开罗会议、波茨坦会议、东京审判等重大事件……《山河铭记》《正义之战》《胜利》等作品讲述中国战场的世界性贡献,同时展现国际社会的对华支援,彰显人类共同捍卫正义与和平的力量。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这些优秀电视作品中,探寻胜利的奥秘,思考历史的演进,我们才能读懂历史这本最好的教科书,领悟到历史给予的深刻昭示,获得开启未来的宝贵钥匙。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风险和挑战的远征。漫漫征程,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做到愈难愈进、愈险愈进,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
作者: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