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首席记者 周尤
“以前只知道中山四路很美,没想到,‘廉味’这么浓。‘不搞特殊照顾’的邓小平、周恩来的十条家规……革命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月11日,游客何先生一家漫步渝中区上清寺街道中山四路时发出由衷感慨。
上清寺街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拥有文博物及不可移动文物27处。“深入调研发现,街道全域廉洁文化资源比较分散,红色资源与清廉文化建设未能紧密结合。”渝中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调研是为找准症结。在区纪委监委指导下,上清寺街道系统梳理“开埠拓城、抗战陪都、西南首府、重庆大脑”百年历史文脉,深挖蕴含其中的廉洁因子,串珠成“链”、以文促廉,通过全域构建阵地链、供应链、生态链“三链”融合的清廉文化建设体系,让清廉文化充盈最美街巷。
“我们希望以体系化推进清廉文化建设,推动全域形成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清廉文化生态。”上清寺街道主要负责人介绍,街道挖掘发生在本地的廉洁故事“富矿”,将廉洁元素融入城市更新,建设家门口廉洁文化阵地链,推出中山四路文化长廊、嘉西村“廉洁小巷”等展示窗口,把廉洁景观、红色遗址等串点成线,开设4条精品线路,让干部群众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廉洁文化就在身边。
在创新廉洁文化“供应链”方面,街道以廉洁文化品牌——“‘清’风润雨我心”为引领,推出“520·我爱廉”主题活动,街道还举办“廉洁之星”评选,培育“崇廉学廉尚廉守廉”榜样人物,以围读会、巡回宣讲等方式,进一步弘扬清廉家风。
整合资源、凝聚力量。该街道聚焦全域建设,整合132家市区街社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资源,健全完善“联带廉”、廉洁互动等机制,共建“弘扬红岩精神·传承清廉基因”清廉文化服务项目,成立“四级”宣讲队,“套餐式”开展“六进”宣讲活动,创作《扬铁军风采·护清廉重庆》等文艺节目,将其送到群众家门口。
渝中是重庆母城,红色故地,历史文化资源富集。一直以来,渝中区纪委监委以清廉文化建设为抓手,在“不想腐”上持续发力,做深做实“清风半岛·廉洁渝中”品牌活动。一方面,立足廉洁文化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党加强纪律建设、建设廉洁政治、弘扬优良作风的历史经验,以讲廉故事、编印书籍、创作文艺作品等多种方式,让廉洁文化可看可听可感。另一方面,建立清廉文化建设联动协调机制,统筹各类社会资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监委推动、主责部门负责、干部群众参与的工作合力,积极培育具有渝中辨识度的廉洁文化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以点带面,全域推进清廉文化建设,将其有机融入文明城区建设、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工作之中,助力廉洁文化成为渝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竞争力。”渝中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