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融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开启越来越多的人机协作新方式。

在广交会的玩具展区,不少玩具企业将人工智能与制造美学相结合。

总台记者 成颖杰:这家来自“中国潮玩之都”东莞的玩具企业,今年结合时下流行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一款AI毛绒玩具,使用搪胶脸的系列,搭载LED屏,能够展现出毛绒玩具眼睛活灵活现的状态。这款毛绒玩具能够说出多种语言,满足不同国家孩子的需求。

参展商 陈明欢:结合潮玩的趋势,我们打造了一系列的AI智能毛绒玩具,在广交会期间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我们一天下来连坐凳子的时间都没有。

目前,各地都在不断加大具身智能应用场景开放,推动越来越多的智能机器人走入我们的生活,通过技术迭代,助力生产劳动更加安全高效。在四川绵阳,四足警用机器狗搭载着声光电、全景云台,配合民警完成执勤工作。

在江苏南京,首款获得防爆等级认证的类人机器人,正在进行执勤演练,在它的工具箱里,装配了电钻、锯等多种工具,可随意切换。通过图像、视频、声纹、气体、震动等多模态的技术识别,它可以在一些高危场景下,替代人类进行巡检和故障排除。

在河北工业大学,这款养老机器人,经过多年研发,已经可以在工程师的协作下,伸出超长双臂,稳稳地将人从床上抱起,并移位到轮椅上。

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 刘吉晓:两个双臂能够实现一共90公斤的负载,每个关节能够像人一样实现两个自由度的弯曲和翻转。我们之后要把触觉和视觉更好地融合,能够更好地与人交互,同时能够保障安全性。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