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据北京大学消息,2025年初,保安刘政从北大辞职,进入律所工作。2015年,刘政从一所民办二本毕业后他来到北大,从保安到物业,他半工半读,六战法考最终上岸。10年求知路,北京大学也给予了他很多帮助,他可以走进任何一间教室听课,也有幸得到中国法学界“大佬”亲自赠送教材、批改论文,还有师生们的种种关心支持。

刘政从民办二本毕业到北大当保安,六战法考终上岸,如今进入律所工作,他用人生10年光阴完成了一场振奋人心的突围考试。他不断努力却又接连失败,又一次次生出勇气和决心来寻找自己未来的可能性,这样的经历让人动容,也为更多人提供了一个“人生不设限”的样本。

“人生不设限”,一个人的人生可以有无数可能,但这往往是理想状态,想要达到并不容易。大多数人或认为只能止步于本行业,或认为年龄大了没必要努力,从而“自缚手脚”。只有少部分像刘政这样的人,他们没有安于现状,而是不断追求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这不仅需要努力,在接连的失败面前更需要一遍遍鼓足勇气。

在北大校园的日子,刘政工作之余通过读书学习认识到人生不止一种可能性,又凭借努力获得在职硕士学位,通过了法考。除了刘政自身的努力,还有北大的包容才滋养了这场艰难的蜕变。北大面对一位保安慷慨开放所有的课堂,学界“大佬”亲手为批改论文、赠书,这对于一位求学者来说是莫大的尊重和珍贵的礼遇。

如今,在“内卷”与“躺平”交织的当下,不少年轻人们焦虑迷茫,陷入困境,刘政的这场逆袭照亮了年轻人前方的路,提供了很好的样本。现实固然残酷,有诸多限制,但如果我们自己也画地为牢,那才是真正抹杀了人生所有的可能性。(汪艳)